王志标教授受邀辅导辅导员论文能力提升培训

    为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我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11月3日,我校在鉴湖学术报告厅举办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专题讲座,特邀请我校李良品教授和王志标教授为全体辅导员作专题讲座。学生处处长王东辉、副处长黄智,各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副书记和辅导员等110余人参会。讲座由王东辉处长主持。

    培训会上,李良品教授以《切实提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命中率》为题,结合自身评审经验,从近几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设立的类别、立项情况入手,详细分析了各类别立项选题的共同特点,并强调了项目申报团队组织、题目设计的重要性,指出了项目申报需要遵守的五个核心问题及文献综述写作方法等,为辅导员们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如何进行项目申报。同时,李良品教授就项目的撰写、常见问题及应对之策给予辅导员非常专业且有效的指导。

    王志标教授以《学术期刊论文写作方法、规范与发表》为题,从如何选题开展研究和论文撰写,如何规范论文写作、如何正确查询投稿要求和编辑部信息、如何提高投稿命中率、论文发表心得和个人科研感悟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讲解,为辅导员今后的论文写作指明了方向。

    学生处处长王东辉在总结时强调,科研是辅导员队伍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的必由之路。辅导员要不断发掘自身的特点优势,积极探索创新,把工作总结变成思考、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善于从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中提炼选题,多写、多练、多思考,以科学研究推动、指导实际工作,努力成为新时代高素质、高水平的辅导员。

    本次讲座作为学校2022年辅导员能力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旨在进一步提高我校辅导员队伍专业能力和科研水平。后期,学生处将为辅导员多渠道搭建科研平台,持续开展“一赛一案一论坛”等工作,以此在学工系统中形成浓郁的科研氛围,推动我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进步。

     附录主讲专家介绍

    李良品,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土司问题、改土归流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研究的研究,是重庆市高等学校“十二五”“十三五”重点学科民族学负责人,是我校首届学术领军人才——“鉴湖学者”,同时兼任西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吉首大学等高校硕士生导师。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4项,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项目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70余篇(其中CSSCI和核心期刊论文80余篇),获省部级成果二三等奖7项。

    王志标,博士,教授,长期从事文化经济学、旅游经济学、出版管理研究,系我校期刊社负责人,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兼涪陵区侨联副主席、涪陵区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河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三峡学院等高校硕士生导师,重庆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通讯评审专家,;SSCI期刊Tourism Analysis: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SAGE Open等10余家期刊匿名审稿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旅游局重点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4项;第一作者著译9部;第一作者论文100余篇,其中SSCI、EI、CSSCI及核心期刊60余篇;成果获省部级二三等奖5项。

上一篇:2018—2021年《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数据巡礼(三):复印转载论文

下一篇:2018—2021年《长江师范学院学报》优秀刊文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