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标教授课题组暑期调研重庆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7月13—16日,长江师范学院期刊社王志标教授带领重庆旅游职业学院胡明老师、石柱民族中学黎小琴老师一起前往重庆大足、荣昌、铜梁等地调研重庆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7月13日,在重庆大足区委党校教研室主任唐蕊老师协助下,调研组一行前往三驱大足石刻文化创意产业园调研。该园区自2019年启动筹划工作,面积8平方公里,共投资100亿元,入驻企业130家,获评“重庆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调研组一行受到了大足石刻文创园园区服务中心副主任段勇的热情接待。他带领调研组参观了文创园创作基地、生产车间和销售中心。经过深入调研了解到,当前大足石刻创作和生产以订单为主,通过与艺术院校的老师和艺术家合作进行产品创新。
7月14日,在荣昌区委统战部协助下,调研组在荣昌调研,先后调研了荣昌夏布产业、荣昌陶产业,每类产业选取两家企业进行调研。荣昌夏布产业和陶产业历史悠久,尤其夏布畅销国内外,属于重庆市优势文化产业。经过调研发现,两类产业的产品趋于成熟,在研发方面既有自身创意,也有通过与艺术院校师生合作实现的。夏布产业以生活用夏布产品为主,有少量工艺产品;荣昌陶目前以茶具生产和创新为主,工艺品生产有所弱化。这反映出近10年来国内外市场环境对于文化产业的深刻影响。
7月15日,调研组主要考察了夏布博物馆、荣昌陶博物馆和夏布布匹生产作坊。夏布博物馆规模较大,布置较为丰富,从历史、技术、艺术、商业等不同维度揭示了夏布的方方面面;荣昌陶博物馆规模较小,挖掘尚不充分。夏布布匹生产作坊主要在乡下,距离荣昌城区较远,作坊比较简陋,从业者年龄较大,这也反映出该产业的上游供给持续性存在断档可能。
7月16日,在铜梁区政协协助下,调研组在铜梁调研铜梁龙的生产和演出产业,各参观1家。铜梁龙的生产和演出同样历史悠久,目前的生产企业还比较多,不少企业都是家族世代传承的。但是,由于生产规模较小,以订单为主,缺少研发和创新,以继承传统工艺为主。演出市场目前比较依赖于政府支持,从长期看,如果缺乏支持,演出的持续性堪忧。
通过调研,调研组了解到了重庆市文化产业在通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所面临的困境,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性数据。未来,将在调研基础上产出系列高质量研究成果,为重庆市文化强市建设提供参考。
撰稿:胡明
初审:张振兴
终审:王志标




